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警惕罗振宇的毒害(转)

| 人围观 |

茅家老道2025-01-19 17:36:56



万万没想到,罗振宇都搞了十年的跨年演讲,昨天晚上朋友圈还有那么多人在转他的直播。

更没想到的是,我在2022年1月2日写的文章《扒皮罗振宇跨年演讲》,昨天在豆瓣上还有人留言:

刚从演讲直播间逃离出来看见这篇文章,说的真是太对了。


关于罗振宇虚假做作的抒情,以及金句的中间商身份,我在《扒皮罗振宇跨年演讲》里,已经讲得很透彻了。

但罗振宇行文和思维中另外一个贻害无穷的习惯,我还是想再说一次。

那就是,罗振宇习惯性地把任何复杂、多维、多原因的事情,粗暴地简单化、单一化、弱智化。

我曾经统计过,2022年的跨年演讲里,4个小时,“就这么”这个词,罗振宇提到了10次,平均每24分钟提到一次。“你看”这个词,提到24次,平均10分钟提到一次。

我又统计了一下2025年的跨年演讲,也是4个小时左右,“就这么”这个词,罗振宇提到了6次,平均每40分钟提到一次:

就这么一个小设计,迅速带来两个改变。
就这么一个小设计,我看在眼里,真是心头一暖。
这些数字就这么日积月累、缓慢增长,就这么一点点地抬升水位,直到有一天,大家突然发现今非昔比,才吓了一跳。


而“你看”这个词,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9次,平均每8分钟就提到一次:

你看,这十年我能坚持下来,背后的原因,既不是意志,也不是眼光。
你看,只要想完成,总有办法可以完成,或者更接近于完成。
你看,即使是这样的大品牌,也不浮在水面上讲大道理。
你看,坏消息为什么是坏消息?因为人不愿意接受它,而是去回避它、对抗它,它就是坏消息。


还有“只要”,17次,平均每14分钟就提到一次:

这两条只要沾到一条,老人家可能就不爱来了。
一切困难,只要想办法,都能解决。
一年只要打两针,就可以平稳控制住血压。


为什么要统计罗振宇使用这三个词的频率?

因为,“就这么”、“你看”和“只要”,是罗振宇简单粗暴思维方式最直接、最直观的体现。

“就这么”意味着排除了别的可能,“你看”等同于多简单,“只要”是说不需要其他条件,在罗振宇的BGM里,任何形式的成功,不需要考虑复杂的大环境,不需要试错,不需要天赋和技能,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妙招、巧思和某种品质。

他能坚持做十年跨年演讲,不是因为有幕后团队的支持,不是因为商业利益的考量(当然,这没任何问题),而纯粹是因为粉丝给他的“怕”和“爱”。

家电高端品牌卡萨帝的成功,不是因为它是大品牌,不是由于它的研发、制造和销售渠道,而只是因为冰箱如何严丝合缝地嵌到橱柜里这样的细节。

让学生好好学习,提高学生的成绩,不需要老师系统性的提炼和讲授,只需要让学生“打小抄”和“考老师”就行。

还有前几年讲的,让一个小五金店基业长青的核心竞争力,不是选址,而是两口子和睦。

让员工上班的心情好一点的办法,不是涨工资,而是给他们发三色玻璃球。

一位名医之所以是名医,不是因为医术高超,而只是因为贴心地注意到了伤疤的大小。

“你看”,在罗振宇的世界里,就没有复杂的事情,所有的问题“只要”用一两个小妙招、小细节,哎,就能迎刃而解,“就这么”成功了。

罗振宇要么把所有复杂的东西都简单化,只强调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因素;要么把个性化的事物普遍化,把它吹成放之四海而皆准。他的语气斩钉截铁,他的逻辑不容置疑。

拿着这种思维方式去忽悠人,去卖课,去招收学员,当然没问题。它会让受众在觉得又新奇、又透彻、又简单的同时,以为自己又学习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知识,受到了破天荒的启发。

但是,当你习惯了这种简单化、单一化的思维方式,就很容易对世界的复杂失去感知力,容易产生轻松就能掌握一切的错觉和傲慢。经常用这种方式看世界想问题,很容易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懒惰。

罗振宇每天发60秒语音,坚持做十年跨年演讲,毅力和行动力确实不是一般人可比的;他把很多专业知识和普通人进行了关联,也同样让人敬佩。

但,他的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,却贻害无穷,他的影响力越大,这种毒害就越大。

如果没被逼迫,请保持自己头脑和思想的复杂,对逻辑太过顺畅,表达太过绝对的话保持警惕,不要丧失对复杂事物的复杂理解能力,不要被二向箔式的思维方式给毒化了。

记住,试图把你的思维变成“你看”、“只要”、“就这么”的人,不是为了帮你理解世界,而是为了把你变成他的韭菜。